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長大

                                長大

                                                                                                                       邱清泰博士 
我常勉勵同工說:「沒有禱告,就沒有工人;沒有工人,就沒有事工。」「工人不對,事工不要」。因為「家新」的服侍,不是以量的增長為終極目的,而是讓服侍的同工們的生命能「活像基督」。
「家新人」應該都是「為己無所求,向主獻所有」的人。另外有兩句話更願意和大家共勉,就是:「貪名愛利,莫入此門;好高驁遠,請走別路」。我們希望「家新人」真正的成長,絕對不只是「量」的增長,乃是「質」的成長。先有「質」的成長才能帶來扎實的「量」的增長。所以,在服侍別人之先,服侍者的生命必須先有內在成長的活出。神要用我們是為着要磨鍊我們的謙卑,考驗我們能否看別人比自己強,願否把榮耀歸給主。一般人很容易會被外在的表現所吸引,如口才、領導才能等,但真正成長必須是從裏面開始的。
「大」與「小」
「長大」的另一個層面就是大與小的問題。耶穌在馬太福音2026-28節說得很清楚。門徒在祂面前爭着要為大,耶穌說:「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這裏讓我們清楚看到耶穌的屬靈大小觀,跟世人的截然不同。我們都希望坐高位,在別人的上面,耶穌卻說,人家請你吃飯的時候,先不要坐在高位上,免得有另外一個位份比你高的人來了,主人要請你讓位的話就下不了台。所以你先謙卑的找一個末位,然後等主人說:「請上座」,那才是一個真正的榮耀。
耶穌在馬太福音184節說:「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這裏再一次提到主眼中的大與小,那些能夠謙卑、願意先下來的人,他在天國裏面是大的。
「質」與「量」
接着談到「質」與「量」的問題。士師記第7章記載,基甸帶領三萬二千以色列人跟米甸人爭戰,耶和華對他說:「跟隨你的人過多」。祂說:「那些膽怯懼怕的,可以先回家。」接着一下子就不見了兩萬兩千人,餘下一萬人。但耶和華還是覺得人太多,祂要基甸叫他們去河邊喝水,其實祂要挑選的是一些精兵。所以基甸在旁邊看,神也在上面看,最後剩下三百人。三萬兩千人篩掉了那麼多,從量來說,打仗當然要兵,但是耶和華認為人選不對,這場爭戰不會贏;就算贏了,人只會把榮耀歸給自己。「家新」也是這樣子的一個團隊,所以我們看東西的角度不應從水平面來看,應該是從垂直面看下來。
「多」與「少」
中國明朝的理學家王陽明,在十一歲的時候作了一首短詩:「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有人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觀點與角度會決定我們所看見的,也影響我們在主面前的服侍,及服侍的果效會否為主所悅納。所以從水平面看的話,山是那麼大,月亮比較遠,看起來比較小;但若用天上的角度來看,你會明白這個山其實很小,月亮才是大的。
有一次,主耶穌坐在殿裏看人奉獻(可12:41-44)。祂看到有些財主投下很多的金錢,卻只是他們所有的極小部分;但當耶穌看到窮寡婦投下的兩塊小錢,祂便下了一個結論:「她的奉獻比什麼人都多,因為她把所有養生的都擺上了!」因此不要用地上的眼光,來看我們事工的果效以及增長的目標,必須要用神的眼光來看。神常常都在看我們所作的,所以我們更要警醒度日,將最好的獻給祂。
今天許多的教會都強調宣教:「宣教!宣教!讓我們到遠方去傳福音!」這個方向是沒有錯的。但很多時候,真正的傳福音不一定要跑到很遠的地方去,其實你們兩夫妻站在人前就是福音了,即使你還未說話,你都在傳福音。我們服侍主的人生命要先被對付、被建造,然後很自然的,不管你在哪裏,你的生命就變成了福音。就像保羅說:「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林後4:7
「信」與「行」
有一個小故事:在歐洲有一座小城,那裏已經很久沒有下雨,所以當地的農作物因乾旱而損失慘重,鎮上的牧師就召開了一個全鎮的基督徒求雨禱告會。會眾中有一個小女孩,因為個子小,沒有被人注意,但是這位牧師卻注意到她帶來一樣東西卻震撼了他的心。他很激動的在台上大聲的說:「這位小妹妹讓我非常感動,我們今天來禱告是祈求上帝降雨,可是整個會場只有她一個人帶着小雨傘!」所以,行動—─由內在生命活出來的行動,比我們在教會和聚會中大聲疾呼的禱告更打動神的心!
「長大」的「能源」
神盼望我們「長大成熟」,我們都要「長大」,但「長」的能力在哪裏?是溪水邊的樹?還是房頂上的草?我們看重的東西是神所看重的嗎?我們要的是神所要的嗎?關鍵在於耶穌基督有沒有活在我們裏面,以至我們能夠長大成熟,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當我們裏面的耶穌越來越大,我們外面的工作自然會越來越有果效。就如保羅所說:「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向着標竿直跑……」(腓3:13-14)。這標竿不在於事工做得多廣,亦不在於果效有多大,乃在於我們的生命是否越來越像耶穌基督。
因此真正的長大、成熟,不應該只是水平面的長大,而應該是垂直面的成長和提升。毛蟲要變成彩蝶,這才是生命真正的轉化,在水平面能夠破繭而出飛翔高空,他們的人生觀是屬天的,他們的價值觀與世不同。

「我們死得多透,就能帶領別人進得多深。」如果你我沒有成長,你的器皿就只那麼窄淺,我們就沒法大量供應別人的需要。所以你我的生命要被拓寬、被改變,轉化的過程是會很痛苦的,但是這個痛是必經之路。在新的一年,但願我們都能「心意更新而變化」,用神的眼光看自己、看神、看同工和看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