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高峰

高峰

邱清泰博士

人望高處,水往低流,我們都喜歡高。但越看聖經越發現一個吊詭(paradox):就是你想再攀高峰的話,你必須先下來。如果你不先謙卑下來,你的老我若不死的話,那麼你攀高峰只不過是靠自己在努力。但耶穌基督為什麼能夠被神舉起?在腓立比書二章5-11節這段大家很熟悉的經文中提到,神的兒子設下一個榜樣,叫我們知道怎樣再攀高峰,怎樣在靈裏進入至高之處: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
「家新」團隊和組織的精髓像一個倒置的三角形(▽),我們永遠不鼓勵像金字塔式的三角形(△),就是把別人踏在腳下然後讓自己往上爬。各人要看別人比自己強,謙卑效法耶穌基督。所以在升高之前,要先學會俯伏主前謙卑下來,尊重其他人或神的制度,看別人比自己強,到了時候,祂必將你升高。
彼得前書五章6節提到:「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他必叫你們升高。」在屬靈的道路上再攀高峰的一個重要關鍵是:要先下來。因為我們的生命品格要能顯出像耶穌的謙卑,就必須效法耶穌基督願意先降卑,降服在神大能的手下。當我們願意被主對付我們的生命、願意順服,神的時間到了,才會把我們升高,被天父舉起來,不是用人自己的能力和野心去攀到最高點。有時在你人生最低谷的時候,卻是靈裏最高峰的時候。當你遍體鱗傷,不知怎樣再走下去,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被人閒言閒語攻擊你的時候,從屬靈的角度看,我們反而要感謝主,因為這一切臨到是主要把我們升高。
一片麵包如果沒有被按下放進烤麵包爐(Toaster)裏面烘烤的話,永遠只是一塊軟爬爬的麵包,不能成為吐司(Toast),沒有香味,也不鬆脆,沒有吸引人想品嚐的內涵。所以神容許把我們按下去,當我們覺得自己不配、什麼都沒有、覺得很苦時,其實這正是神預備把你升高的時候。
過去一年有很多弟兄姊妹從世界各地來探望竹君,希望能給她安慰。但結果發現是竹君給了他們安慰。當我們願意順服在神的大能手下,時候到了,我們不單能夠把神的生命和祝福帶給別人,也能成為一個提升別人的使者。所以我鼓勵每一位做帶領的,你投入「家新」事奉的目的不是要站在台上,或坐在帶領團隊的高位上,威風八面的教導別人,而是在你的生活、團隊服侍、同工關係上越卑微,越願意成全別人和捨己的話,你就完成了神的託付;看似是降下來,但其實神在把你升高。
我在家庭事工裏服侍了幾十年,當中有很多人很喜歡我、很欣賞我,但是也有人在背後寫書、寫文章攻擊我、罵我。我把這一大堆別人罵我的信、電郵收集起來,放在一個檔案夾裏,上面有一個標籤寫着三個字:「常思過」。我為那些罵我、不了解我、中傷我的人而感謝,偶而自己洋洋得意的時候,我會暗暗的去把這個檔案夾從新再看一遍。這幾十年來我做得不好的,不管是否被誤會,但神告訴我:你要謙卑。因為我不完全,我的決定也會有錯誤,有些決定也許傷了別人的心,我在主的面前要學習謙卑。也唯有當我們願意謙卑自己,常思己過,不老是指着別人的錯誤,這就是「家新」的精髓。所以求主幫助我們,以卑微為樂,不以高位為榮,因為唯有耶穌基督配坐在這個至高的位置上。
自我的提升
以賽亞書十四章13-15節:「你心裏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眾星以上…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魔鬼是怎麼來的?是天使長看見神的榮耀,全世界萬膝跪拜,萬口稱揚;而他就在神的旁邊,難道不能夠高過祂嗎?他的「再攀高峰」是出於他自己裏面的野心,想要越過神的位置,但結局卻是被丟在深坑裏面,永遠不能翻身。所以「再攀高峰」不是靠我們自己的努力,也不應該從我自己裏面出來,而是求主幫助我們效法祂,自己卑微,時候到了,就必升高。
羨慕高位、想攀得更高的人有兩種可能性:一個是因為自己裏面破損、不足,所以希望能夠攀更高比人強;另一個可能性,是魔鬼把你帶到高處、放在高位。原來站在高位,也有可能是魔鬼的詭計。
魔鬼的提升
在馬太福音四章裏,耶穌在曠野受試探,有一次是被魔鬼把祂帶到聖殿的頂上,放在聖殿的高位(太4:5);另一次魔鬼是把祂帶到高山頂(太4:8)。前者是屬靈的試探,因為是帶到聖殿的頂上,牠在我們靈裏面、團隊裏面、服侍的教會裏面,把我們放在最高的位置上。古語有云:「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也。」我們要常常省察,到底是我放自己上去,還是魔鬼放我上去?另一個試探是魔鬼把我們帶到高山,只要你跪拜牠,世上所有榮華富貴都賜給你,牠要用高位以及隨着而來的權力、金錢、色慾來腐蝕你!
神的提升
但如果是神把我們放在高處呢?這是最美的升高。當人深知道不是自己有什麼了不起,完全是神的恩典時,他就願意把榮耀歸給神。哈巴谷書三章17-19節提到:「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

耶穌在約翰福音十五章提到,枝子若不連於葡萄樹,它就不能結果子,也就不可能成長。再攀高峰的關鍵,是一定要連於元首基督,夫妻學會怎樣與基督緊緊連合,成為三股合成的繩子,再攀高峰就不是天方夜譚,而是一個可以達到的屬靈境界。

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再攀

                                 再攀


                                                                           邱清泰博士

        神對信徒一生的心意,不僅僅只是糊口渡日,而是能真正的活出基督。祂希望我們能脫污泥而不染,攀離幽谷去經歷那無法言喻的顛峰經驗和喜樂。保羅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攀爬屬靈高峰的寫照!「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着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3-14)。他的人生目標就是在基督裏不斷的、一次又一次的再攀屬靈高峰!
除了保羅之外,聖經中也有許多再攀高峰的屬靈偉人。摩西蒙召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已經可以去到和神面對面相交的關係,但神卻不以此為滿足。「耶和華對摩西說,你上山到我這裏來住在這裏……」。摩西因着順服回應,他就更深的認識神,更近的觸摸到神的心意。
先知以利亞在迦密山上帶領以色列全民歸主,並且擊殺450位巴力假先知。他本可以此屬靈大勝的豐功偉業自滿自足,但他卻努力不懈再攀高峰,「以利亞上了迦密山頂,屈身在地,將臉伏在兩膝之中。」(王上18:42),也因此親眼目睹並經歷了神聽禱告的權能和榮耀。
使徒彼得已經跟隨主耶穌,日夜隨侍在主身邊,親聆教訓,目睹風範,如沐春風,於願已足。但主耶穌卻有更高的心意在他身上,「過了六天,耶穌帶着彼得……,暗暗的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裏真好……』」(太17:1-4)。因為彼得渴慕主,耶穌帶領他再攀高峰,以至於他可以親眼目睹神子的榮耀以及親嚐與主親密靈交的喜樂!
因此,渴慕更深愛主、更多經歷屬靈生命的信徒,應該是一個不惜任何代價願意再攀屬靈高峰的人!
一個忙碌服事的信徒就像一塊不斷付出電力的再充電電池,如果不想辦法再充電的話,他很快就會電力耗盡而有心無力了。保羅在哥林多後書4章8-9節有一幅很傳神的電力耗盡、力不能勝的「屬靈高原症候群」(Plateau Syndrome):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
1.     被困住(進退兩難)。NIV聖經用了(Crushed)這個字,意思是被壓碎,亦即身心俱疲,肢離破碎。也有平陽虎、籠中鳥的壯志消沉和欲振無力的感慨。
2.     極失望(失意絕望)(Despair)。意思是山窮水盡,前路茫茫。是一種彈盡援絕,欲哭無淚的悲哀和絕望。
3.     被丟棄(丟棄決絕)(Abandoned)。意思是眾叛親離,舉目無親,呼天不應,叫地不聞的極度孤楚和悲涼。
4.     致之死(身心俱毀)(Destroyed)。意即徹底摧毀,萬刧不復。是一種完全的毀滅和無邊的死寂。
能夠察覺自己的不足和無力,是再攀高峰的先決條件。接着要思考的兩個問題是:(一). 再攀的能力源頭何在? (二). 如何重新得力?
(一). 能力的源頭
1)     天父:「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121:1-2)。無電的電池要再充電,你不是把電池放在水龍頭底下來充電,而是要插上電源才能來電。
2)     耶穌:新約耶穌第一個神蹟——變水為酒的迦拿婚筵,關鍵是因為耶穌在那裏(約2:2)。當這一對新人發現「酒用盡了」的時候,他們跑到耶穌跟前,「耶穌告訴他們什麼,他們就做什麼。」終於水變成上好的酒又再次滋潤人心,叫人暢快!
3)     聖靈:呆滯的心思意念能夠再次被更新(Renewed),乃是出於聖靈的更新(多3:5),聆聽聖靈的微聲可以啟動脫胎換骨的新創意和再攀高峰的能力。
(二). 如何再充電(Recharged)呢?
1)     等候主前(Wait upon the Lord):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賽40:31)。凡願意等候的,必叫他從新(Renew)得力(Strength)。
2)     默默無聲(Silent before ME):
「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神,因為我的盼望是從他而來。」(詩62:5)。
「當在我面前靜默;眾民當從新得力……」(賽41:1)。就如電池再充電的時候,必須全然靜止,不再忙於付出。時候滿足,他就必如鷹展翅上騰,奔跑不困倦,行走不疲乏。
再攀高峰前被充滿電的電池會有什麼改變?
1)     心意(Mind)更新:心思意念會被改變,不再隨從今世風俗和價值,而產生新的動力與能力(羅12:2)。
2)     從新得力(Strength):「……你以為有復興之力,所以不覺疲憊。」(賽57:10)是身體疲乏之重新得力。
3)     正直的靈(Spirit):「……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靈。」(詩51:10)。神要為我們造一個清潔的心,祂要塗抹我們一切的罪孽。
4)     救恩之樂(Joy):「使我仍得(Restore to Me the Joy of Salvation)救恩之樂」(詩51:12),因為神要再賜樂意的靈來扶持我們。
5)     返老還童(Youth):「……以致你如鷹返老還童」(詩103:5),神也要叫我們精神和體力回復到年青時的精力。(伯33:25)。
我們的神是那位立約、守約、樂於施慈愛的神。只要我們渴慕祂、親近祂,祂也必親近我們。祂不單喜見我們長大成熟,祂更喜悅我們渴望再攀屬靈高峰,只要我們向祂求,祂必「使我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們穩行在高處。」(哈3:19)。
願神祝福您有再攀高峰之力,更上層樓的屬靈視野與經歷!

載自《家新季刊》2011年7-9月號 〈會長的話〉

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

成熟

                            成熟

                                                                                                                            邱清泰博士 

有一個三歲的小孩子,一個人在客廳玩耍,突然間發出一陣痛苦的尖叫,把父母親嚇得一起衝到客廳。原來小孩子把手伸進傳家之寶的古董花瓶裏面,他拼命想把手拿出來,卻又拿不出來。父母在旁邊急得跳腳,不管怎麼幫忙就是拔不出來,為了愛子心切,最後不得不把這個乾隆王的花瓶──「嘭」的打碎了!然後他們才發現原來兒子手裏抓着不放的是他最喜歡的Lego砌的小車,因為這個車子比瓶頸大,他只會叫痛卻緊抓不放,最後父母不得不忍痛把花瓶打碎。如果你覺得這個小孩子好幼稚愚昧,因為他是三歲小孩子,還沒有長大成熟。如果是你的話,一定會先放手(Let go),Lego算得什麼?一放,手就出來了。
我自己一生從事婚姻家庭的輔導工作,不管我有多高的學位,多資深的專業及臨床的經驗,又有美國政府的執照,但是我發現,如果我工作沒有倚靠神的資源,尋求我幫助的那個人的問題我還是幫不了忙。所以中國有一句話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人的最大問題,就在覺得我能夠幫助你。讓我做你的導師、做你的師傅,做你的輔導員,讓我來幫助你解決你婚姻的問題。
聖經對“師傅”怎麼說呢?雅各書三章一節說:「我的弟兄們,不要多人作師傅,因為曉得我們要受更重的判斷。」NIV聖經說:“We who teach will be judged more strictly.” 神對喜歡作教導的人提醒是:「不要羨慕作別人的師傅」,因為神會用更高更嚴格的標準來判斷我們。很多時候我們濫用(Abuse)了神給我們的權柄(Power),辜負了人對我們的信任(Trust),因為我們裏面還不夠成熟,我們就像那個三歲的小孩子在抓着一些我們認為寶貝及重要的東西不放。我要提醒那些希望投入「家新」服事的弟兄姊妹:「貪名愛利,莫入此門;好高騖遠,請走別路。」沽名釣譽的人請到世界去撈,貪愛錢財的請到世界去找吧!我看見有一些帶領的同工為了自己個人的成長,為了自己的好處,公私不分,假公濟私,濫用「家新」的資源,有一天我們都要向神有一個交代。
多年前,台灣《傳記文學》雜誌的社長劉紹唐先生,他是文學和出版界備受尊重的一個前輩,一次在教師節的謝師宴中,他心中很大的感觸即席寫了一副對聯:「何功、何德、何能,豈敢當師傅?無權、無錢、無勇,怎能收徒弟?」橫匾是「人之患」。
神透過聖經提醒我們:「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十二章九節)。我們越有一點自己的時候,我們就攔阻神的能力出來。「My power is made perfect in weakness」,神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和豐富。另一個版本說:「Power matures in weakness」。能力是怎麼樣成熟的?是在我們的軟弱上,慢慢成熟的。因為驕傲的人攔阻了神的能力和榮耀出來,成熟的人是一個謙卑的人。麥子跟稗子最大的分別,就是前者能夠彎下來,謙卑就好像摩西那樣子的人,因為他裏面有份量所以他才能低下頭來。我們不要用世人的眼光,來看自己,看周遭的人,我們要用屬靈的眼光來看人的生命。我在這個團隊裏面,我要的是什麼?我要抓的是什麼?為自己還是為主?同樣在帶領夫婦的身上,當你站在台上分享你的生命經歷的時候,你是想要炫耀自己呢?還是在高舉基督?
成熟和不成熟兩者最大的差別在那裏?
第一,不成熟的人基本上是為自己而活。成熟的人則是一心一意為基督而活,願意謙卑,效法基督的死;不成熟的人他做任何事情,不管是生活應對,與人相交,不管是在家新、在教會、在世界,他的出發點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Ambition);但是成熟的人是為了完成神對他的召命(Mission)。野心跟異象最大的分別是什麼?野心是從老我、人的肉體裏面出來的,是一些沒有被滿足的需要。但是召命是從神來的。
第二,不成熟的人他只會尋求自我的突破(Self-breakthrough);但真正成熟的人,他不單只尋求突破自我,他更追求老我的破碎(Brokenness)。因為自我還有這個「自」(Self)、這個「我」(Me):原來突破「自我」以後,「我」可以攀得更高,「我」可以更有表現,「我」可以出人頭地。但是如果你活着的目的只是為了這些,那大概還沒有摸着主的心,因為你我的老我必須先被破碎,然後你裏面的寶貝、主的生命、聖靈的能力、天父的慈愛,才能夠從你裏面出來。
第三,不成熟為自己活的人,他追求什麼?他追求的是快樂(Happiness)。但是成熟有基督樣式的人,他人生的目的是尋求聖潔的生命(Holiness)。所以那些在神面前能夠被稱讚的人,是他真的沒有了自己,他願意省察自己心中有沒有任何的黑暗,竭力追求像耶穌基督那樣的聖潔。我們生命裏面都有一些不討主喜悅的東西,求主光照我們,我們投入家新不是為了要追求我們的夢想、我們的野心、我們自己心裏渴慕的「幸福」的感覺,我們要追求的應該是主聖潔的生命。
第四,不成熟的人追求的是自己肉體的舒適(Comfort)。他投入“家新”的時候,他最關心的是待遇高不高?福利好不好?職位是否重要?將來升遷的機會大不大?他若吃點苦、捱些罵,心中不暢快,肉體不爽,他就不幹了。成熟的人是尋求生命品格(Character)的淬煉,生命能否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
第五,不成熟的人是為自己活的人,他追求的是成功(Success);但是成熟、為主活的人,他追求的是成聖(Sanctification),活像耶穌基督。所以「成功」跟「成聖」不過是一字之差,卻有天淵之別。「成聖」的過程裏面雖然世人艷羨的什麼都沒得到,但是卻是極其滿足和喜樂。就像施洗約翰說的「主必興旺,我必衰微。」如果一個團隊裏的同工都是性格巨星,要搶做主角,你想這個團隊會淪落到什麼地步?但是如果同工們都說:「你來!你先!我在後面支持承傳。」他們是不可能打起來的。因為當我們都追求自我的滿足、成功、舒服、野心的時候,這個團隊一定四分五裂了。所以我鼓勵大家不要追求成功,要追求成聖。
第六,不成熟的人他追求的是肉體和慾望(Desires)的滿足。我們與生俱來的七情六慾,控制了我們一輩子都在追求吃、喝、玩、樂,沉迷在酒色財氣、功名利祿之中,我們不知不覺活在這些捆綁和慾望裏面;然而,成熟愛主的人,他追求的卻是生命活像基督,願意為主受苦以至於死(Death)
第七,如果我們服事主做到怨天尤人或是天怒人怨,我們還是沒有成熟。我們只是用肉體的方法去達成我個人的目標。我們是倚靠人的努力(Push)來推動神的工作,因為你用你的努力去推,你一定撐不下去。但是成熟的人,卻是用聖靈的能力(Power)。所以你會感覺輕省,因為耶穌基督的軛是容易的,祂的擔子是輕省的。前者是用外面人的努力來推(Push),而後者是靠上面來的能力(Power)來成就神的工作。
第八,不成熟的人他選擇人給的冠冕(Crown)、人的稱讚,人的肯定和人的掌聲;成熟的人卻是選擇基督的十字架(Cross)。前者是冠冕,人給你戴上去的;後者是自己選擇背上的,就像耶穌基督說的:「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最後,不成熟的人是追求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目的是高舉自己,炫耀恩賜。但是被主稱讚成熟的人,祂活着的唯一目的是讓耶穌基督顯大在我們的生命裏面(Christ- actualization),以致別人看到我們活像基督。

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長大

                                長大

                                                                                                                       邱清泰博士 
我常勉勵同工說:「沒有禱告,就沒有工人;沒有工人,就沒有事工。」「工人不對,事工不要」。因為「家新」的服侍,不是以量的增長為終極目的,而是讓服侍的同工們的生命能「活像基督」。
「家新人」應該都是「為己無所求,向主獻所有」的人。另外有兩句話更願意和大家共勉,就是:「貪名愛利,莫入此門;好高驁遠,請走別路」。我們希望「家新人」真正的成長,絕對不只是「量」的增長,乃是「質」的成長。先有「質」的成長才能帶來扎實的「量」的增長。所以,在服侍別人之先,服侍者的生命必須先有內在成長的活出。神要用我們是為着要磨鍊我們的謙卑,考驗我們能否看別人比自己強,願否把榮耀歸給主。一般人很容易會被外在的表現所吸引,如口才、領導才能等,但真正成長必須是從裏面開始的。
「大」與「小」
「長大」的另一個層面就是大與小的問題。耶穌在馬太福音2026-28節說得很清楚。門徒在祂面前爭着要為大,耶穌說:「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這裏讓我們清楚看到耶穌的屬靈大小觀,跟世人的截然不同。我們都希望坐高位,在別人的上面,耶穌卻說,人家請你吃飯的時候,先不要坐在高位上,免得有另外一個位份比你高的人來了,主人要請你讓位的話就下不了台。所以你先謙卑的找一個末位,然後等主人說:「請上座」,那才是一個真正的榮耀。
耶穌在馬太福音184節說:「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這裏再一次提到主眼中的大與小,那些能夠謙卑、願意先下來的人,他在天國裏面是大的。
「質」與「量」
接着談到「質」與「量」的問題。士師記第7章記載,基甸帶領三萬二千以色列人跟米甸人爭戰,耶和華對他說:「跟隨你的人過多」。祂說:「那些膽怯懼怕的,可以先回家。」接着一下子就不見了兩萬兩千人,餘下一萬人。但耶和華還是覺得人太多,祂要基甸叫他們去河邊喝水,其實祂要挑選的是一些精兵。所以基甸在旁邊看,神也在上面看,最後剩下三百人。三萬兩千人篩掉了那麼多,從量來說,打仗當然要兵,但是耶和華認為人選不對,這場爭戰不會贏;就算贏了,人只會把榮耀歸給自己。「家新」也是這樣子的一個團隊,所以我們看東西的角度不應從水平面來看,應該是從垂直面看下來。
「多」與「少」
中國明朝的理學家王陽明,在十一歲的時候作了一首短詩:「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有人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觀點與角度會決定我們所看見的,也影響我們在主面前的服侍,及服侍的果效會否為主所悅納。所以從水平面看的話,山是那麼大,月亮比較遠,看起來比較小;但若用天上的角度來看,你會明白這個山其實很小,月亮才是大的。
有一次,主耶穌坐在殿裏看人奉獻(可12:41-44)。祂看到有些財主投下很多的金錢,卻只是他們所有的極小部分;但當耶穌看到窮寡婦投下的兩塊小錢,祂便下了一個結論:「她的奉獻比什麼人都多,因為她把所有養生的都擺上了!」因此不要用地上的眼光,來看我們事工的果效以及增長的目標,必須要用神的眼光來看。神常常都在看我們所作的,所以我們更要警醒度日,將最好的獻給祂。
今天許多的教會都強調宣教:「宣教!宣教!讓我們到遠方去傳福音!」這個方向是沒有錯的。但很多時候,真正的傳福音不一定要跑到很遠的地方去,其實你們兩夫妻站在人前就是福音了,即使你還未說話,你都在傳福音。我們服侍主的人生命要先被對付、被建造,然後很自然的,不管你在哪裏,你的生命就變成了福音。就像保羅說:「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林後4:7
「信」與「行」
有一個小故事:在歐洲有一座小城,那裏已經很久沒有下雨,所以當地的農作物因乾旱而損失慘重,鎮上的牧師就召開了一個全鎮的基督徒求雨禱告會。會眾中有一個小女孩,因為個子小,沒有被人注意,但是這位牧師卻注意到她帶來一樣東西卻震撼了他的心。他很激動的在台上大聲的說:「這位小妹妹讓我非常感動,我們今天來禱告是祈求上帝降雨,可是整個會場只有她一個人帶着小雨傘!」所以,行動—─由內在生命活出來的行動,比我們在教會和聚會中大聲疾呼的禱告更打動神的心!
「長大」的「能源」
神盼望我們「長大成熟」,我們都要「長大」,但「長」的能力在哪裏?是溪水邊的樹?還是房頂上的草?我們看重的東西是神所看重的嗎?我們要的是神所要的嗎?關鍵在於耶穌基督有沒有活在我們裏面,以至我們能夠長大成熟,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當我們裏面的耶穌越來越大,我們外面的工作自然會越來越有果效。就如保羅所說:「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向着標竿直跑……」(腓3:13-14)。這標竿不在於事工做得多廣,亦不在於果效有多大,乃在於我們的生命是否越來越像耶穌基督。
因此真正的長大、成熟,不應該只是水平面的長大,而應該是垂直面的成長和提升。毛蟲要變成彩蝶,這才是生命真正的轉化,在水平面能夠破繭而出飛翔高空,他們的人生觀是屬天的,他們的價值觀與世不同。

「我們死得多透,就能帶領別人進得多深。」如果你我沒有成長,你的器皿就只那麼窄淺,我們就沒法大量供應別人的需要。所以你我的生命要被拓寬、被改變,轉化的過程是會很痛苦的,但是這個痛是必經之路。在新的一年,但願我們都能「心意更新而變化」,用神的眼光看自己、看神、看同工和看事工。